
SERVICE PHONE
13899998888发布时间:2025-09-02 11:13:33 点击量:
开云官方海歌剧院与内蒙古艺术剧院合唱团强强联手,精心策划并举办了主题为“草原之声,大师传承”的大师培训班
。以专业培训和艺术实践为核心,搭建跨地域、跨文化的长期合作桥梁,促进双方在指挥、声乐、多声部配合及舞台表现等领域的全面提升。
本次双方交流不仅聚焦于提升合唱团的专业技巧,更加着重于将民族音乐那份隽永而独特的魅力巧妙融入现代合唱艺术的广阔天地之中,致力于开辟一条既尊重传统又勇于创新的艺术融合之路。通过精心策划的一系列交流实践、互动研讨及观摩学习活动,旨在构建一个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平台,激励并培育歌唱家们在技艺上精益求精的同时,深植民族情怀,拓宽国际视野。
在8月28日上午举行的开班仪式上,上海歌剧院、常务副院长赵蕾,以及上海歌剧院院长、著名指挥家、钢琴家许忠出席活动并致辞。仪式由《江山如此多娇——合唱专场音乐会》及本次大师班总制作、上海歌剧院副院长全禕主持。出席活动的嘉宾还有内蒙古艺术剧院合唱团团长那日苏,国家大剧院合唱团驻团指挥焦淼以及上海歌剧院合唱团副团长、女中音歌唱家王潇希,上海歌剧院第六代“江姐”、女高音歌唱家周琛等。
赵蕾在欢迎致辞中回顾了去年与内蒙古艺术剧院调研交流时达成的共识,正是这些深入探讨促成了此次高水准合唱团之间的切磋与合作,并诚挚希望双方能够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赵蕾寄语:“合唱艺术以其多元形式展现了贴近大众的独特魅力,上海歌剧院此番首次与内蒙古艺术家的同台演绎,不仅会为上海市民带来别具一格的艺术享受,更将以歌声缅怀英雄、礼赞祖国,谱写民族团结与文化交融的新篇章。”
许忠院长致欢迎词并说道:“沪蒙两地的艺术合作渊源深厚,长期以来,两地在文艺领域的交流活动不仅为文化传承注入了活力,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助力,更为情感连接搭建了桥梁,同时在创新合作方面开创了崭新局面。今天,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时刻,我们两家院团齐聚上海,相约在9月3日这一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纪念日当晚,共同呈现《江山如此多娇——合唱专场音乐会》。我们将以歌声缅怀历史、致敬先烈,用艺术的力量铭记这伟大的时代篇章。此次文化交流活动得到了上海歌剧院的高度重视。我们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流实践与观摩活动,旨在通过深度互动进一步促进两地文化的交融与共鸣。这场跨越千里的文化对话,不仅是草原与浦江之间情谊的延续,更将书写两地文艺合作的新篇章。”
内蒙古艺术剧院合唱团团长那日苏向上海歌剧院的盛情邀请与精心筹备表达了诚挚感谢,并指出此次合作是深化两地文化领域交流的重要契机。他说道,“以合唱艺术回望峥嵘岁月、传递爱国情怀,是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希望演员们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培训,认真聆听指导、积极实践所学,做到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将汲取的知识和经验融入未来的艺术实践中。同时,期待通过双方共同努力,呈现一场打动人心的音乐会,延续两地深厚的文化情谊,为推动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8月28日上午,大师班正式拉开帷幕,著名指挥家、钢琴家、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为大家分享一堂别开生面、精彩生动的艺术讲座——《歌剧是怎样炼成的》。从歌剧的基本概念到艺术特征,从历史溯源到各个发展时期的代表作曲家及作品,再由中国歌剧的发展说到上海对中国歌剧发展的重要意义与影响,许忠院长凭借深厚的艺术造诣与丰富的艺术经验,深入浅出地将这些要点融会贯通,带领大家走进歌剧艺术的殿堂。在聆听理论知识的间隙,内蒙古艺术剧院合唱团的白建华、花儿、海荣三位艺术家现场分别献唱了《杨白劳》(选自歌剧《白毛女》)、《为艺术,为爱情》(选自歌剧《托斯卡》)、《我走,我走》(选自歌剧《蒂托的仁慈》)等经典歌剧唱段。许忠院长亲切地为他们提供艺术指导,助力艺术家们在艺术学习上更进一步。
8月30日,上海歌剧院第六代“江姐”、女高音歌唱家周琛携手女高音歌唱家巴丹妮以“不朽的精神,永恒的艺术魅力——歌剧《江姐》赏析”为主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思想与艺术交融的视听盛宴。课程采用“导赏+演出”的独特形式,通过歌声传递情感,用故事打动人心,以真挚的情感诠释红色文艺作品背后的信仰力量、精神内核与深厚意蕴,带领大家从江姐的精神世界出发,感受先烈的崇高信仰与不屈意志,领略经典艺术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8月31日上午,收官之讲由国家大剧院合唱团驻团指挥、国家大剧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同时也是9月3日即将上演的《江山如此多娇——合唱专场音乐会》的指挥焦淼担任主讲。在这场讲座中,焦淼围绕职业合唱团的发展规划与管理策略展开了系统且深入的讲解。她凭借自身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与深厚的专业素养,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为学员们呈现了一堂干货满满的课程。其讲解不仅具有前瞻性的视野,更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为艺术家们未来在职业合唱团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极具价值的启发。
8月29日及30日,一次是正值浪漫的七夕佳节午间,1788商务楼一楼大厅内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美育艺术分享活动——“1788声动午间·艺术时光”。一次是宛平剧院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美育艺术交流“草原天籁·歌剧华章”。紧挨着的两次美育艺术交流活动,阵容和选曲可谓匠心独具,令人耳目一新。内蒙古艺术剧院A-minor人声乐团由六位才华横溢的歌唱家阿日贡毕力格、朝鲁门、宝音乌德勒呼、额尔敦巴图开云官方、额日登毕力格、珠拉组成,他们与上海歌剧院合唱团的歌唱家章傲涵、唐霞、范韶沨、喻佳星强强联手,并携手钢琴演奏家李迪迪与胡雨,在上海歌剧院品牌公关部主任徐乐娜的主持下,为观众献上了一场融汇草原天籁与歌剧华章的艺术盛宴。
在1788商务楼的大厅,艺术家们以精湛的技艺将悠扬的歌声融入繁忙的都市生活场景,让平日里忙碌的职场人士得以在午间时光中近距离领略音乐的无尽魅力。悠扬的旋律与趣味横生的互动环节交织在一起,引领着都市人的灵魂飞向那充满诗意的远方。在宛平剧院的舞台,无伴奏民谣如草原之风,吹拂过心田,让人仿佛置身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边疆,内蒙古的呼麦以其独特的空灵之音,唱出了大自然的无尽韵味;而著名歌剧经典重唱的响起,则如同璀璨光华照亮了咫尺之间的艺术殿堂。两次深入人心的美育交流活动以人声为翼,旋律作舟,将草原文化与歌剧艺术深度融合,为观众呈现了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
8月30日,内蒙古艺术剧院合唱团成员观摩了即将于9月5日至7日在上海大剧院上演的歌剧《法尔斯塔夫》的彩排。在中外大师许忠、弗朗切斯卡·托西和亚力山德罗·阿莫雷蒂的亲自指导下,合唱团成员深入领略了歌剧艺术的精髓与舞台表现的奥秘,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歌剧殿堂的大门。其间,合唱团献唱蒙古族歌曲《孤独的白驼羔》,其独特魅力令两位外国专家赞叹不已。指挥托西与呼麦歌手额尔敦巴图交流呼麦发声技巧,并尝试模仿这一独特声音,而阿莫雷蒂则表示,“尽管听不懂歌词,却从中感受到了风声与奔马的意境,对蒙古族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
此次“草原之声,大师传承”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上海歌剧院与内蒙古艺术剧院合唱团的合作迈入新阶段。双方通过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共同书写了一段跨越地域与文化的艺术佳话。未来,彼此将继续深化合作,致力于推动中国合唱事业的繁荣发展,让更多人感受到音乐的力量与美好。
9月3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纪念日,上海歌剧院精心策划的《江山如此多娇——合唱专场音乐会》上,特邀合唱指挥家焦淼将引领上海歌剧院合唱团,内蒙古艺术剧院合唱团一起共同唱响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用满腔的热情与深情的歌声,演绎一段段动人心魄的旋律,用震撼人心的和声,共同绘制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向历史致敬,以艺术之美颂扬和平的伟大价值。
微信扫一扫